在娱乐圈这个看似光鲜亮丽,实则暗流涌动的名利场中,一场解约风波正将赵露思和银河酷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这场纷争就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连续剧,不断上演着新的剧情,吸引着无数吃瓜群众的目光。
8月8日晚,赵露思在直播中那无奈又略带自嘲的话语,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,激起了层层涟漪。“现在我可能半只脚已经跨出这个行业了吧”,这句话里藏着多少的心酸与无奈。她接着说,即便明天去开滴滴,也会比别人多跑两个小时,这种不服输的劲儿,又让人看到了她骨子里的坚韧。可谁能想到,第二天8月9日的直播中,她再次爆料“解约无进展”,公司就像个“缩头乌龟”,始终拒绝沟通,甚至无人联系她协商解决方案,这无疑是在她本就焦虑的心上又撒了一把盐。
到了8月11日的直播,赵露思的愤怒彻底爆发。她直接质问公司“回微信了吗?只会玩微博?”,还霸气喊话“打PK敢接吗?”。这哪里是简单的直播互动,分明是一场公开的“宣战”。她还自曝签约初衷,当初“不想红,看中公司安全”,可如今这残酷的现实却与初心背道而驰,这其中的讽刺意味,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,打在了银河酷娱的脸上。
赵露思与银河酷娱的合约签到了2030年,还有4年才到期,可这看似遥远的期限,却因为那高达4亿的天价违约金,变得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这4亿违约金,相当于她5年总收入的1.8倍,如此巨额的数字,简直让人瞠目结舌。而且,法律程序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,可能耗时数年,结果还充满不确定性。赵露思就像被困在了一个无形的牢笼里,想要挣脱,却面临着巨大的阻碍。
银河酷娱在这场风波中,可谓是“劣迹斑斑”。擅自划款这一行为,就像小偷一样,未经协商就从工作室账户划走205万赔偿金,还暗示后续还需继续支付,这简直是对赵露思财产的公然掠夺。
资源剥夺更是让人气愤不已。公司擅自推掉优质剧本,比如红九小说改编剧,还以“赵露思出演需公司参与制作”为条件绑定项目,最终却未履约,就像给了赵露思一个美好的幻想,然后又无情地将其打破。就像《献鱼》剧组,原本可能是一个让赵露思大放异彩的机会,却被公司白白浪费。
精神压迫这一招,更是阴险至极。公司以“封杀”威胁赵露思沉默,拖延其抑郁症治疗,甚至在她生病期间将其锁在酒店“驱魔”。这哪里是对待员工,分明是对待犯人。赵露思本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,公司却还在她的伤口上撒盐,这种行为简直令人发指。
架空团队也是公司的一大“罪状”。工作室运营权被剥夺,12人团队裁至3人,业务停摆8个月。这就像砍断了赵露思的左膀右臂,让她在工作中举步维艰。
面对公司的种种恶行,赵露思并没有坐以待毙,而是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博弈策略。她多次表态“半只脚跨出行业”,称服从性降低,考虑开面馆或转行。这看似是一种无奈的退缩,实则是以“退圈”施压,让公司感受到她的决心和底线。
她还强调“不为公司赚钱”,在助农直播中推荐竹荪、葛根茶等农产品,带动销量涨10倍,却坚持零佣金,切断公司盈利渠道。这就像在公司的心脏上插了一把刀,让公司无法从她的商业活动中获取利益。同时,她关闭直播打赏功能,直言“钱全到公司口袋”,拒绝商务合作,称“对接需分钱给公司,他们太爽了”,这一系列操作,无疑是在向公司宣战,表明自己不会再任人宰割。
在这场解约风波中,赵露思并不是孤军奋战。她的粉丝成为了她最坚实的后盾。解约风波后,她在全平台涨粉近400万,直播观看峰值超17万。粉丝们还发起了“不买银河酷娱关联产品”抵制活动,助农商品销售额破800万。这股强大的粉丝力量,就像一股汹涌的浪潮,向银河酷娱席卷而去。
行业人士也纷纷声援赵露思。制片人张芷溪控诉银河酷娱以赵露思名义绑定《献鱼》项目后违约,将其署名从“出品方”降级为“联合出品方”。编剧赵盛烨则指出“合同非卖身契”,支持赵露思以法律维权。这些行业人士的声援,就像一盏盏明灯,为赵露思照亮了前行的道路。
这场解约风波还在继续,赵露思和银河酷娱之间的“战争”也远未结束。究竟是赵露思能够成功挣脱公司的束缚,开启新的演艺生涯,还是银河酷娱能够在这场纷争中占据上风,我们只能拭目以待。但无论如何,这场风波都给我们揭开了娱乐圈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,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光鲜亮丽的行业背后的黑暗与无奈。
倍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